教师学习情境的属性表征及优化——基于伊列雷斯的“学习情境观”The Attribute Repres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ers’ Learning Situation Based on Illeris’s Concept of Learning Situation
潘琼;严加平;
摘要(Abstract):
情境是认知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伊列雷斯的“学习情境观”提出学习的情境具有直接情境和社会性情境双重属性。回应需求的学习内容、高卷入的学习形式、赋权的互动关系是教师学习直接情境的属性表征;适配且可及的学习资源、学习导向型的组织氛围、支持教师的身份调适是社会性情境为教师学习奠定的物质、社会和心理基础。应在直接情境和社会性情境两个水平上形成整体优化教师学习情境的合力,即注重教师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权力关系以及倾力培育教师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KeyWords): 教师学习情境;全视角学习;学习共同体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团队建设项目“全视角教师学习与共同体发展机制研究”(2020—2025年)
作者(Authors): 潘琼;严加平;
DOI: 10.19618/j.cnki.issn2096-319x.2022.01.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凯.教师学习:专业发展的替代性概念[J].教育发展研究,2011(2):58-61.
- [2]陈向明.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13(8):1-7.
- [3]BROWN J S,COLLINS 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1):32-42.
- [4]李爱霞.教师情境学习:潜藏于教师教学实践的学习力量[J].教师教育研究,2022(1):25-31.
- [5]谢丽,李念.情境学习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16-18.
- [6]李更生,刘力.走进教育现场: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8):76-80.
- [7]王中男,崔允漷.教师专业发展为什么要学校本位——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1(7):10-14.
- [8]朱梦华.不同教研活动样态中的新手教师学习:基于专业发展系统视域[J].教师教育研究,2021(7):86-91.
- [9]季娇,伍新春,燕婷.探索职前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非正式学习情境的促进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4(3):106-112.
- [10]裴淼,朱旭东,陈林,等.构建校本教师学习复杂系统模型——为教师成长提供良好适宜环境[J].教育学报,2016(2):83-92.
- [11]潘丽芳.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环境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115-120.
- [12]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孙玫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 [13]雪伦·梅里安,罗斯玛丽·凯弗瑞拉.成人学习的综合研究与实践指导[M].黄健,张永,魏光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14]赵明仁.国际视野中教师教育现状与启示:基于TALIS2018报告的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20(11):107-117.
- [15]肖正德.论生态取向教师学习内容的层级设计[J].教育研究,2011(12):73-76.
- [16]朱小虎,张民选.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专业——上海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结果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9(7):138-149.
- [17]梁文艳,李涛.怎样的专业发展活动能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基于TALIS 2013上海样本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8(12):25-31.
- [18]陈向明,王志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调查:现状、问题与建议[J].开放教育研究,2013(8):11-19.
- [19]冯晓英,林世员,骆舒寒,等.教师培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质增效——基于国培项目的年度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7):128-135.
- [20]罗儒国.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9):74-81.
- [21]陈霞.美国 GLOBE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评估模式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8):53-58.
- [22]卢乃桂,陈峥.中国内地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权力关系与教师领导[J].复旦教育论坛,2008(5):61-66.
- [23]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等.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张炜,王烁,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 [24]顾非石,顾泠沅.中国教研活动中教师发展指导者的工作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2015(9):104-114.
- [25]梁慧勤.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应成为教练型教师领导者[J].中小学管理,2021(4):54-55.
- [26]陈倩娜.伙伴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16(3):24-29.
- [27]HAMMOND L D,et al.Effec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OL].[2021-12-01].https://learningpolicyinstitute.org/product/teacher-prof-dev.
- [28]DESIMONE L M.Improving impact studie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oward better conceptualizations and measures[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9,38(3):181-199.
- [29]KNAPP M 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policy pathway[J].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2003,27(1):109-157.
- [30]COHEN J,MCCABE L,MICHELLI N M,et al.School Climate:Research,Policy,Teacher Education and Practic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9,111(1):180-213.
- [31]丁欣昀.学校氛围和教师成就动机对教师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P区小学教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12.
- [32]刘胜男.教师专业学习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33-34.
- [33]林洋帆.变革型领导对知识分享影响:教师信任和团队凝聚力为中介[D].北京:清华大学,2010:18.
- [34]王双龙.学校的组织氛围、自我导向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6):55-59.
- [35]赵新亮.工作氛围对教师学习素养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20(12):87-94.
- [36]张佳.我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中小学为例[J].基础教育,2017,14(5):76-87.
- [37]李子建,邱德峰.实践共同体:迈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新视野[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5):102-111.
- [38]黄晓林.实践共同体(CoPs)中教师学习的角色冲突与教师专业发展扎根理论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21(1):86-92.
- [39]顾泠沅,王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修[J].上海教育科研,2004(2):4-13.
- [40]王晓芳.从共同体到伙伴关系:教师学习情境和方式的扩展与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43-52.
- [41]杜静,常海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之价值回归[J].教育研究,2020,41(5):126-134.
- [42]安迪·哈格里夫斯,迈克·富兰.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M].高振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