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机理的质性研究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Group-run Schools
罗英;徐文彬;
摘要(Abstract):
集团化办学现已成为各地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抓手,而促进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亦将成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实地考察了江苏省一所集团化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行政力量、多元文化价值和人格魅力是影响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促成教师在观念、实践方面的转变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转变。以“教师转变”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机理为:中介变量支持教师转变、“双环”驱动教师转变和规则因素全程影响教师转变。依此,集团校教师要融入学校文化生态,增强在诸多规则间的判断力,实现自身的转变;学校要把脉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促进各校区间的沟通,为教师转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KeyWords): 集团校;集团化办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转变;质性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2O21M692405)
作者(Authors): 罗英;徐文彬;
DOI: 10.19618/j.cnki.issn2096-319x.2022.01.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任青华,张建.塑造“新名牌”: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成员校发展路向[J].中国教育学刊,2020(11):7-12.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1-12-29].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 [3]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4,35(6):81-90.
- [4]左崇良,吴云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展与方向[J].中国成人教育,2019(19):74-79.
- [5]陈向明,张玉荣.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校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36-43.
- [6]左岚.以“教师的转变”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18):80-84.
- [7]OPFER V D,PEDDER D J,LAVICZA Z.The Influence of School Orientation to Learning on Teachers’Professional Learning Change[J].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2011(2):193-214.
- [8]吴康宁.个案究竟是什么——兼谈个案研究不能承受之重[J].教育研究,2020,41(11):4-10.
- [9]刘志.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关系问题何在——基于深度访谈的分析[J].教育研究,2020,41(9):104-116.
- [10]LIU W C.Motherhood:A Social Constructive Perspective[J].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2002(6):21-29.
- [11]梅瑞迪斯·高尔,乔伊斯·高尔,沃尔特·博格.教育研究方法[M].徐文彬,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1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3.
- [13]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1.
- [14]邓正来.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1999(2):395-445.
- [15]陆波,方世南.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多元文化价值观冲突的调适之道[J].学习论坛,2015,31(3):56-59.
- [16]朱旭东.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学校“硬权力”与“软权力”的融合[J].中小学管理,2020(9):5-8.
-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
-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8.
- [19]唐纳德·A.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 [20]陈向明.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看初学者的学习困境[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2):3-10.
- [21]罗英,徐文彬.试论教师使用统编教材的规则理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1):36-42.
- [22]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俞吾金,孔慧,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48.
- (1)为方便理解,此处以访谈JZ16的语料为例,对“描述故事”这一选择性编码的重要环节进行过程说明。(A) 现象:结构教学带给教师专业发展力量。(B)背景脉络,即是要找到上述现象影响教师行为条件的属性。研究发现,主要受到两个条件因素影响,一是原校长把结构教学的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二是教师发展责任人的专业自信。这两个条件分别属于教师发展责任人的素养,以及学校教学理念的革新。(C)介入条件,即是要分析促进或阻碍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的前序条件,如学校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情况,再比如校长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D)发展策略,即是要分析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要素。研究发现,教师把结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教学“重心下移”,学生“眼中有光”,学生的转变反之推动教师在反思、行动中深化结构教学理念,生发出结构教学助推下的专业发展力量。(E)结果:追本溯源,汇聚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