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研究

教师发展外部机制

  • “十三五”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与思考

    王定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在教师。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任务。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加强师德、师风的养成,提升教师地位、待遇,重视乡村教师队伍,不断改善教师治理,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2017年01期 v.1;No.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与问题反思

    陈黎明;

    近年来,在我国实现教育公平以及城乡均衡发展的主题下,中央及地方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通过文件分析法(documental analysis),对已有相关政策的归纳与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要以分配正义论为价值原则,并以功利性和实用性为政策导向,这为稳定和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招不到""留不住"农村教师的问题仍然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建议政策制定应进一步关注多元正义论,并考虑教师的精神性价值维度,通过重塑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关注其情感需求给予农村教师内在精神支持。最终,将外在物质帮助与内在精神支持有效结合,发挥政策应有的实效性。

    2017年01期 v.1;No.1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教师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单志艳;

    为了更好地比较各省份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运用量化分析法、德尔菲法研制了基础教育教师发展指数和高等教育教师发展指数(二级指标为配置指数、结构指数、专业指数和待遇指数)测评指标体系,考察各省份教师发展状况。对2003年和2012年各省份教师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比较发现,基础教育教师综合发展水平略有下降,各省份高等教育教师综合发展指数差异较大;教师发展综合指数受到人均GDP和生均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及学龄人口比例的显著影响。

    2017年01期 v.1;No.1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之可能

    王海燕;

    当下的教师培训存在低效和失效的问题,关键在于培训者及培训组织者缺少对于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专业发展的真切关注,没有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从边缘参与走向充分参与、从合法规定走向自觉介入、从游离在外走向中心的专业体验过程。因此,教师培训应关注培训运行之"三维":教师自身作为专业人员的整体发展;教师主体间的互动共生;始终坚守实践取向的基本定位。

    2017年01期 v.1;No.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教师培训的“迷局”及其破解策略

    汤丰林;

    教师培训在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要求下形成了许多难以逾越的"迷局",这便是"运动式"的培训使人们在激情状态下缺失了更多理性,柔软的标准和零散的模式使得培训专业化之路还很漫长,过度实用性的追求使培训陷入了功利主义的误区,行政指令性培训使工学矛盾愈加突显。对此,破解策略是:通过加强教师职前培养,来减轻培训超载的负荷;通过推动培训"去行政化",还教师参训的选择权;通过搭建优质资源平台,积极推动混合式学习。

    2017年01期 v.1;No.1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叙说台湾地区教师发展的专业品牌与实践策略

    林进山;

    台湾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整合平台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分为研究本位、有效教学、学生学习、教师需求、教师能力、教师表现、学校本位和问题本位等八种发展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涵盖建置教学辅导制度-实施同侪教练辅导,提升教学质量能力;进行教师课室观察-发展公开授课观摩,再现卓越教学能力;发展专业学习社群-建立专业学习社群,展现创新教学能力;翻转教师创新教学-建构协同创作教学,研发课程设计能力;推动教师行动研究-组成专业研究团队,开拓研究发展能力;建构教师教学档案-形成专业教学档案,建立回馈反思能力和实施教师发展评鉴-推动专业发展评鉴,增进教学专业能力等,以建构教师发展、教师评鉴和教学质量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品牌与教育价值。

    2017年01期 v.1;No.1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研究:学校教研组——基于三种理论视角的探讨

    赵萍;

    教研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将教研部门确定为课程改革的支撑力量,教研组的职能转变和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引起关注。尽管有关教研组的研究不断丰富,但内容局限于从内部探讨教研组建设的方法、作用与形式,尚未从教研组研究的理论视角去思考有关教研组的研究取向问题。从专业主义、组织理论和微观政治学视角对学校教研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得出结论:专业主义的学校教研组研究关注教研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试图以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研组发展目标,构建分布式领导的学校教研组文化。组织理论的学校教研组研究认为,行政性与专业性共存是由学校教研组的组织特性决定的。学校教研组不应回避行政性与专业性的冲突,而应该避免以精细化管理和绩效问责的行政性逻辑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微观政治学视角的学校教研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学校教研组在学校组织结构之中和宏观政策背景之下的运行与互动关系有所帮助,并且有利于探讨学校教研组推动教师个体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2017年01期 v.1;No.1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内在机制

  • 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研究

    杨志成;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据教育学理论,参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构建了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结构和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个维度,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教书能力、育人本领4个领域和了解学生、遵循规律、奉献祖国、道德情操、扎实学识、精益教学、立德树人、创新发展8个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中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依据。

    2017年01期 v.1;No.1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8 ] |[阅读次数:8 ]
  • 师德建设的关键:促进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张大均;刘衍玲;

    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渐进过程,关键是促进从他律向自律的有效转化。解决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现实困境是教师良好师德形成的迫切需要。师德从他律向自律转化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坚持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传统师德与时代要求的统一、客观师德要求与教师内在需要的统一。促进师德从他律向自律的有效转化既需关注"依从—认同—内化—习惯"等心理过程,又必须通过恰当发挥师德作用和建立促进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等实施措施来实现。

    2017年01期 v.1;No.1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发展机制研究

    张娜;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以522名教师为被试,基于个体中心的研究视角,通过考察影响不同水平专业发展能动性教师群体的外部环境因素与个体内部因素的作用机制,来探求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的发展机制。结果发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个人能动性的影响机制中,高能动性组教师比低能动性组教师增加了两条影响路径:一条是专业发展环境支持通过专业发展满意度影响教师效能感,进而影响教师的个人能动性;另一条是一般个人能动性通过专业发展价值观影响教师效能感,进而影响教师的个人能动性。在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能动性的影响机制中,高能动性组教师比低能动性组教师也增加了两条影响路径:一条是一般环境能动性通过影响教师效能感,进而影响教师的环境能动性;另一条是一般环境能动性对教师环境能动性的直接影响。

    2017年01期 v.1;No.1 5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存在论视角下教师“专业”属性的重新理解

    刘胡权;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成熟的过程。对于教师"专业"属性的认识,需要立足教师职业的性质、在特定的文化境脉下、以"存在论"逼近的方式重新解构,以促进教师个体"自我经验"模式的理解、更新。基于这样的研究立场,本研究认同"反思实践者"的教师形象,作为反思实践者的教师,他的教学和育人活动不单单是技术性的,而是高度主体性地参与问题情境,与学生形成活跃的关系,有兴趣和能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并以此为成就。

    2017年01期 v.1;No.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教师专业资本的内涵、要素与建设策略

    高振宇;

    为使教师在事实上具备专业人士的身份,必须将其专业素养上升至资本的层次,并进行战略性地持久投资。这种资本可称为专业资本,它在结构上须包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决策资本和心理资本四个组成部分,其核心要素是才智、承诺、自主和文化。要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资本,促进其专业化,必须采取开展儿童研究、助推同伴、坚持实践并进行正念训练等关键策略。

    2017年01期 v.1;No.1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教师不同生涯时期自我愿景发展的特征研究——基于长春市初中教师的调查

    贺敬雯;

    运用访谈法对长春市4所初级中学的32名教师的自我愿景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生涯阶段教师关于自我愿景的关注点不同。伴随教师生涯发展,教师自我愿景的关注点从聚焦于一般意义的教师形象到从"教"的层面定义自我形象,再到从"学习"以及"学生发展"层面定义自我形象以及聚焦于"专业品质"的自我形象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符合教师自我认识的特征以及生涯发展的特征。

    2017年01期 v.1;No.1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的对比研究综述

    张春莉;马晓丹;

    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概念界定以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斯腾伯格的界定最具代表性。国内外针对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的差异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行为、教学策略与问题解决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为教师专长发展提供了借鉴,包括加强新手型教师的外部理论培训、鼓励新手型教师的反思、为新手型教师提供相应的外部支持。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之间存在研究断层。探索熟手型教师的转型路径、缩短新手型教师成长的周期,重视课例研修,在教学专长发展中开展反思性实践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2017年01期 v.1;No.1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5 ]

中国教师史

  • 民国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研究组织及其活动

    胡艳;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民国时期我国已经建立了旨在加强教师之间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校内外组织,其目的是"改良教育","改善教学"。民国时期教师学习研究组织及其活动是民间教育团体、政府、学校三方共同推动的结果,与教育行政当局和区域教育研究机构关系密切。这些机构工作内容专业,参与的人员广泛,其规范和专业程度很高,并有体系化和制度化趋势,对推动我国现代教育普及、促进教师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01期 v.1;No.1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国际视野

  • 论效能取向的当代美国教师培训改革

    龙宝新;

    美国的教师培训被视为服务教师习得技能专长、开展教师学习、持续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国家、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供的教师培训服务内容略有差异。有效培训是当代美国教师培训制度改进的焦点,关注学生成绩变化、专注专业实践、与学校发展相同步是有效教师培训的根本特征。当代美国教师培训改革的方向是:整合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倡导问题导向式培训,创造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服务,全面克服教师培训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借鉴美国培训经验,通过完善教师培训效能监测系统,降低教师培训管理重心,扩大"双高"型教师培训服务供给等方式着力提高教师培训服务的品质。

    2017年01期 v.1;No.1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教师职业道德保障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王飞;

    美国将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中,通过政府的政策保障、专业机构的认证保障和教师教育机构的专业保障,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在我国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有必要积极借鉴美国教师职业道德保障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中,通过调动政府、专业组织和教师教育机构的积极性以进步一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实现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提升。

    2017年01期 v.1;No.1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发刊词

    本刊编辑部;

    <正>教育是人生幸福、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和国家昌盛的重要基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发展为本。教师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迫切期待,也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观的转型、教育观的变革,人们对教师发展有了新的探索、新的理解。在此形势下,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培训的高等院校,创办《教师发展研究》,致力于教师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既是

    2017年01期 v.1;No.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教师发展研究》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教育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刊号:CN10-5340/G4,季刊,128页,季末月20日出版。《教师发展研究》将致力于为高校、教科研机构及教师培训机构的研究人员搭建高端学术平台,服务其以多学科、多视角、多种研究方法对基础教育领域教师发展的内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刊登关于教师的

    2017年01期 v.1;No.1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