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瑾瑜;王建;
2010年启动实施的"国培计划"是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史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它不仅以实际的行动让数以百万计的中西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直接受益,更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发展具有创新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重构教师培训的理念与价值、建立教师培训的顶层设计制度、实施教师培训的项目管理、建立培训项目的招投标制度、注重培训机构资质与专家团队建设、研发课程标准规范教师培训内容、首创置换脱产研修和混合式培训等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重视培训课程资源的生成与管理、尝试建立多种有效的培训绩效评估制度,促进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建立。这些创新性贡献带动和促进我国教师培训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2017年02期 v.1;No.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76 ] - 龙宝新;折延东;
厘清当代改革主题是务实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当务之急。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教师资格制度、师范大学建设、融入教育行业与政策环境建设。以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为核心来优化新教师考证流程,在双专业性协同互促思想指导下推进高品位师范大学建设,在教师教育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理念下探索大学区建设,自觉构建并存共生式教师教育政策环境,是我国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四大关键举措。
2017年02期 v.1;No.2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05 ] - 杨光;
2015年10月颁布的"全面二孩"政策,给学校教育、教师家庭带来了多重影响。对北京市教师的网上调查发现:首先,教师的认识集中在外地人口疏解会部分缓解本地学生数量的激增;区域政府与学校需前瞻性应对"二孩"入学潮;"二孩"教师面对双重压力,多子女教育问题会凸显。其次,学校的调适与应对主要体现在班级扩容与师资储备;教师性别失衡的应急调节;福利保障的缺失与补救,精准人文关怀的不足与需求。此外在城乡教师、不同平均收入水平的教师之间存在明显的看法差异。
2017年02期 v.1;No.2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2 ] - 彭茜;吴楚珊;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高龄夫妇生育比例激增,高龄生育子代出生缺陷的风险增大。可以预见,未来10年我国特殊教育需求将大大增长。反观现实,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不仅无法满足目前的需要,更无法应对特殊教育未来增长的需求。一方面,特殊教育对象数量不断上升,随班就读人数增长,特殊教育对象的类型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另一方面,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特殊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在校师生比低;高校特教专业存在巨大培养缺口且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不同类型的特教教师标准没有明确分类说明。为应对挑战与解决问题,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应不断提升普通教育师范生的特教能力,同时重视特教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注重特教从业人员的专业标准划分。
2017年02期 v.1;No.2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6 ] - 范晓东;
"特岗计划"是我国政府治理农村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师政策。以山西省X县"特岗计划"政策执行为个案,从合作治理的角度探讨地方政府部门间的"共谋与博弈"问题。研究发现,权威体制下,"特岗计划"合作治理模式的执行控制过程并没有确保"合作与遵从"。一是存在市县两级政府间的超编"共谋",即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中央对于编制的权威控制致使地方政府面临"缺员"的实际问题而被迫只能采取欺骗、蒙蔽上级政府的"共谋"行为;二是地方政府府际间多元合作中,因"多龙治水",人社局、编办、财政局等部门自身权威和利益受到损害,府际间不能遵从政策和有效合作,存在碎片化行为。
2017年02期 v.1;No.2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1 ]
- 张婧;
在义务教育师资流动制度方面,日本注重强制定期多向轮换,法国注重国家统筹分配和个人需要综合考量。虽然在参与流动教师范围和实施程序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各有不同,但两国在政策基本面上具有诸多共同特点:强调政府主导;教师是"系统人"而非"学校人"的身份;师资流动具有强制性;对参与流动的教师类型进行了细致、全面划分等,这些共性对我国完善义务教育师资流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17年02期 v.1;No.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02 ] - 张晓莉;
教师教育的U-S合作模式已成为共识。然而,如何促使U-S合作职能充分发挥,如何促进合作关系的持久维系却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合作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共同难题。美国专业发展学校作为U-S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一直作为样板为多国效仿。历经30余年的探索,一批优秀的PDS合作项目得以涌现,并通过NAPDS评选被树为标杆,为回应长效问题提供了研究视角。对以马里兰州"PDS学生学业成就金字塔"为代表的框架以及PDS五要素从启动到持续运行的过程解析,打开了U-S合作的黑盒子,为长效机制探索提供了思路。
2017年02期 v.1;No.2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1 ] - 靳伟;
以《研究教师教育期刊》2005—2016年的文章为主要数据,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宏观上归纳教师教育自我研究近12年的三大发展阶段:关注教师教育者实践阶段,关注教师教育者自身阶段,研究主体及主题多元化发展阶段。基于施瓦布的课程审议四要素,认为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和身份认同是一个"转变"历程,师范生学会教学和身份转变是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发展教师教育教学法,奠定教教学的知识基础是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关注文化因素,构建共同体是教师教育发展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教师教育者和师范生要以自我研究作为突破口,实现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质量的提升。
2017年02期 v.1;No.2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0 ] - 左浩德;郭婵婵;
世界上首个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的大规模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数学教师教育和发展研究(TEDS-M),在分析和反思其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得出职前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概念框架,并提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即学习机会的概念。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概念的核心要素——专业知识和专业信念,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启示:应清晰界定教师专业素养概念,教师资格统一认定考试应重视教师信念,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应拓展职前教师的学习机会。
2017年02期 v.1;No.2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4 ] - 李肖艳;裴淼;
对关于教师领导力研究的90篇英文文献进行综述,呈现了国外关于教师领导力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教师领导力研究主要涵盖内涵研究、构成研究、来源研究以及作用研究四大领域。教师领导力的内涵目前存在"赋权论"和"内生论"两种主流观点;构成研究主要从正式教师领导力和非正式教师领导力两个层面进行探讨;来源研究主要讨论教师领导力生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培养路径;作用研究则聚焦于教师领导力对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学校、社区以及学生的作用与影响。
2017年02期 v.1;No.2 10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0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