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聪;
教育生态以其多维镶嵌性、要素非线性和功能重叠性为深入探讨卓越班主任生成提供了重要视域。当前,我国中小学卓越班主任生成面临着严重的教育生态问题,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规范生态的失衡阻碍着卓越班主任的生成。为此,应在动态平衡中建构生态的卓越班主任生成范式,高标准建构卓越班主任生成的自组织系统。
2017年03期 v.1;No.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8 ] - 刘永存;
通过对6位优秀中小学班主任为期近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在从"优秀"通往"卓越"的路途上,卓越班主任要经受更大的同事关系压力,学校专业成长支撑体系缺乏导致的压力,家长不信任与学生成绩下降带来的压力及自己家庭成员施予的压力。面对重重压力,最终成长为"卓越班主任",需要超越世俗的情怀、奋力拼搏的勇气,甚至要趟过一段"野蛮生长"之路。然而,一棵靠"野蛮生长"长成的大树,并不具备生态学意义上的繁荣效应。基于此,教育决策者应以体制、机制的创新破解卓越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2017年03期 v.1;No.3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0 ] - 程岭;
培养卓越教师是当下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共同任务。分析发现,国内现有培养模式侧重于目标定位、机制创新、课程整合和教学改革等辅助机制。诸类机制在强化外部条件的同时无形间弱化了内部生长过程。而只有实施因人施策、过程涵养和个性打造,借此促进内生机制成长才能真正提高教师水平,或言之,惟有充分关照阶梯目标、研修过程、阶段成效的培训才能真正成就卓越教师。"泰州师说"就是这样一种过程模式,其"五步十环"培养机制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生成性特点。其根据个人基础来制定发展目标,按照时间顺序来设计阶段目标,通过跟踪辅导来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学期督导来攻坚克难,通过导师助力来促进快速发展,并且借助于联动、反馈、整合和激励这四大辅助机制,从而快速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大批卓越教师。
2017年03期 v.1;No.3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4 ]
- 刘胡权;
新时期,尽管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促进乡村教师发展的政策,但是乡村教师的发展仍面临困境。教育公益组织基于自身优势和机构使命,在乡村教师数量补充、培训、交流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民间探索实践,对于改善乡村教师在以上几方面所处困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未来,促进乡村教师发展需要立足乡村教师的主体需求,建立低重心、地方化的服务机制,完善论证、监管、评价机制,建构起多元主体携手共促乡村教师发展的治理环境。
2017年03期 v.1;No.3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1 ] - 曾艳;杨帆;吕杰昕;
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当前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合作常常被用做推动教师发展与学校改进的政策工具,表现出受外部管控等特点。本研究以上海和英格兰地区的教师合作为例,探讨政策管控干预程度、方式不同的教育改革中教师合作的多种实践形式与效果。基于混合研究的方法策略,比较了两个地区的教师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效果、动机需求、资深教师角色、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特点与差异。研究发现:基于教育制度、文化传统、政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两个地区中教育政策为教师安排的合作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就效果而言,上海的教师合作兼具功能性与态度性的教师发展取向,英格兰的教师合作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发展取向;教师合作中的专业自主与教师发展之间呈现出复杂关联,较大的自主空间并不必然带来深层教师发展,较多的外部干预也不必然限制教师发展。
2017年03期 v.1;No.3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7 ] - 高宏钰;
近年来,我国教师培训工作取得重要成就,但也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成人教育学中的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为如何定位及实施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基本视角:教师培训作为教师自我导向的学习过程,应由教师承担专业学习的主要责任。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的有效教师培训模式包括:开发明确的、对教师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培训目标体系;建构科学的教师能力诊断标准,引领教师制定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调整培训内容的供给结构,最大化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需要;根据教师的发展水平创新整合不同的培训方式,将面授与直接指导、现场实践、个人研修等结合,构建混合培训模式,确保培训的质量。
2017年03期 v.1;No.3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4 ] - 宋洪鹏;
教师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培训缺乏整体规划,培训不符合教师的需求,培训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培训模式过于单一,培训缺乏全面的效果评估等。为此,应加强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做好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设计培训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实施全面的培训效果评估。
2017年03期 v.1;No.3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9 ]
- 于忠海;
当下的教师专业化唯方法、技术、模式是从,崇尚功利导向的绩效主义,将教师异化为"专业"的传道者,走向教师专业化的反面。为此,必须打破传统社会以外在于人的职业、权力、财富、能力等将人等级化、终极化的桎梏,确立以有限性、生成性和共生性为人性基础的人人平等、独立、自主的普通人观,进而祛魅教师职业的神圣论。因此,教师只有根植人性,以普通人的理念激发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成为和时代共鸣、与学生共生的学习者、未竟者、共生者,让专业化生命之树常青!
2017年03期 v.1;No.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42 ] - 回俊松;张彬;
参加"校长国培计划"——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的"名校长"是什么样的校长,这是培训者需要回答的问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遴选"名校长"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成员分类分析法,对10位省级教育行政管理者进行访谈,可以回答"名校长"是什么样的校长。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为,"名校长"是工作实践中成功扮演以下8种角色的人:过程发展记录者、学校管理者、教学领导者、团队合作者、交流沟通者、数据分析者、任职不同学校均能成为很好的适应者、工作激情感染者。这可为今后"名校长"遴选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2017年03期 v.1;No.3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1 ] - 车丽娜;
文化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影响着社会的资源分配。教师文化资本具有区别于普通民众的绝对优势和教化价值。在现实层面上,促使教师专业性不断彰显的资本形式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师的文化资本表现出不同形式:古代教师的文化资本表现为神圣知识;近代教师的文化资本表现为理性知识;现当代教师的文化资本表现为专业知识。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拥有的知识资本息息相关,其社会意识的变化也受到动态的知识资本的影响。
2017年03期 v.1;No.3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高晓文;盛慧;
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视野出发,运用文献研究、小组访谈与田野观察的方法,对教师情感劳动的概念、工作机制和扮演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教师情感劳动包括外在可见行为的情感表达机制与内在真实感受的情绪管理机制;教师通过浅层表演和深层表演的扮演策略,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情感劳动上的展示,从中也显现出各自不同的负荷压力。
2017年03期 v.1;No.3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286 ] - 吴义昌;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把教师研究学生作为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师研究学生与专家研究儿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其相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二者都必须具有能被称作研究的前提性资格,其相异之处主要是由教师和专家的不同职责决定的。从本质上说,教师研究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教师运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对自己正在教的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其目的是生产有关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其宗旨是促进所教学生全面发展。
2017年03期 v.1;No.3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8 ] - 南钢;
教学的理想是实现知识传承创生与主体人格建构的完美统一。但近代以来,伴随科技理性的日益盛行,教学的意义日渐失落。直至20世纪90年代,教学学术运动的发展才最终打破了这一局面。教学学术的提出不仅勾画了教学发展的未来图景,也要求教师发展应更新理念、调整思路和重塑目标。在理念上,"当教学成为学术"要求教师重新思考教学与技术、知识、教师的关系;在思路上,"把教学作为学术"要求教师陶醉于发现、研究和评估之中,沉思于观察、体验和理解之间,建构于知识、技术和意义之上;在目标上,"让教学走向学术"要求教师用学术的眼光审视教学,努力实现真善美的目标。
2017年03期 v.1;No.3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26 ] - 刘加霞;刘琳娜;
基于反省思维的视角,以个案研究为主要方法对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深度教学反思的发展历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具体呈现出该教师对"0的认识"一课如何从关注"现象"到追问"意义"的过程。基于此,促进教师深度教学反思的核心与关键是:把握学科实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依据"真问题"不断地追问是深度教学反思的基本条件,带着"问题"的专业阅读是深度反思的重要方式,体验到"苦尽甘来"是深度反思的动力源泉。
2017年03期 v.1;No.3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25 ]
- 施晓光;努尔潘;
伴随全球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东盟开始实施一体化战略,其中包括教育一体化。为了配合东盟一体化教育战略实施,东盟各国开始按照东盟教育质量标准框架,制定本国方案。泰国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在迈向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其学校教育面临一定的阻碍与压力:国际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国民英语水平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教师和学生对东盟组织的认识和理解有限,学生的学术成就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不高且专业教师数量有限等问题。新世纪泰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制定教师职业和教师培养的政策与计划,构建东盟教师教育质量框架与泰国的标准,建设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一体化体系。但泰国的五年制本科教师教育在制度安排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评价体系尚未真正建立,需要进一步努力。
2017年03期 v.1;No.3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3 ] - 王有升;陆宗智;
英国教育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引起世界瞩目,甚至有着"世界教育政策的实验室"之称。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确立起来的一整套体制架构,形成了独具英国特色的经验。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中央政府集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体制的确立,民间社会力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助推,基层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事务的直接承担者。
2017年03期 v.1;No.3 108-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4 ] - 陈思颖;
西方"教师研究"思想按其历史发展脉络主要呈现出三种代表性思想:课程开发视域下的"教师研究"思想主要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采用科学方法下的实验检验;专业发展视域下的"教师研究"思想致力于教师专业身份建构与教师知识建构,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成为主流;社会探究视域下的"教师研究"思想致力于促进教师赋权增能与培养教师的探究意识,强调研究的批判态度。三种代表性思想反映出"教师研究"思想变迁中存在的共性特征,即教师在研究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研究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研究与学术研究的差异性。
2017年03期 v.1;No.3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