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研究

专题: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 中小学教师怎样主动降低工作压力感和工作倦怠——职业认同与生命意义的积极作用

    王鑫强;余若君;

    开发成长型心理资源是增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自主治理主动性的重要途径。运用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生命意义感问卷、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对56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职业认同和生命意义这两个成长型心理资源在降低教师工作中压力感和倦怠的积极作用。结果发现:教师工作倦怠问题有所改善但仍然严重,人格解体等倦怠现象突出;职业认同除了可以直接显著减低教师工作中的压力感和倦怠,还可以通过显著增加拥有生命意义来降低压力感从而降低职业倦怠。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为教师的职业认同和生命意义等成长型心理资源的发展创造条件,增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自主治理的主动性,从而降低教师的职业压力感,积极预防教师的职业倦怠。

    2023年03期 v.7;No.27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从师生关系角度探讨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基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

    吴明霞;

    师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起点和背景。从心理动力学视角来理解师生关系,不难发现:师生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也是一种移情关系,学生或教师的某些过去内化的关系模型会在当下关系中再现。高质量的师生互动是修正学生的内部关系模型、矫正其关系体验的媒介和枢纽,也是教师价值感与效能感的体现。教师运用反移情来理解学生,涵容问题学生带来的负性情感,能帮助其保持理性与智慧。将心理动力学概念运用到教师工作中,开展教师工作讨论小组,可涵容教师的负面情感。

    2023年03期 v.7;No.27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初中教师对学生成绩归因特点及其对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

    齐晓栋;

    以750名初中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其CEPS样本数据,探讨教师对学生成绩归因的特点及其对职业心理健康(职业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中教师对学生成绩归因中,存在学生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客观因素以及教师与学生态度的主观因素。初中教师对主观和客观因素归因上存在个体差异,可分为高主观-高客观归因、高主观-低客观归因、低主观-高客观归因、低主观-低客观归因四类。高主观-低客观归因组的初中教师在总体职业满意度、对学校满意度和薪酬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归因组,在职业倦怠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归因组。建议提高初中教师归因意识,促进其形成积极的归因能力;加强归因指导,矫正不良的归因方式;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提供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助力归因能力的发展。

    2023年03期 v.7;No.27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焦虑及消解策略

    张茂杨;王婷;陈航;彭小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焦虑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职多能的岗位要求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家长高期待超过教师的角色定位,个人专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条件。在此影响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面临以压力性焦虑和发展性焦虑为表征的职业焦虑。为此建议:全社会形成关心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氛围,学校建立清晰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生家长明晰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同行间建立起交流和共同成长平台,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咨询课程纳入教师培养体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职能从心理健康维护向心理素质增强转变。

    2023年03期 v.7;No.27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专题:“教授校长”办学笔谈

  • 从书斋到田野:教授任小学校长的思与行

    于伟;

    教育理论工作者介入教育实践有多种形式,大学教授到小学担任校长是一种直接介入的形式。从书斋走向田野,笔者经历了较大的角色转换。结合亲身经历与心路历程,笔者从教授校长如何处理和平衡好理论创生与实践转化、学术领导与行政管理、学习型组织与权力型组织构建三组关系的角度,梳理了教授校长的思与行,以期对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所助益。

    2023年03期 v.7;No.27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办好民办高中:教授校长的管理实践

    熊川武;

    民办高中虽有人、财、物等的自主权,但其内部关系非常复杂。在责权关系、人事关系、利益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有的学校甚至比较混乱。办好民办高中,对于教授校长而言难度较大。2010年10月,笔者受聘出任西北地区一所民办高中的校长,在深入调查研究后,和校领导班子一起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的主要管理理念,即将常规管理与创新管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结合起来。期间笔者发挥自身学术优势,用智慧引领学校实践,创立“民族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全面推行“自然分材教学”,组建“学生奋进协会”,激发“弱生”努力前进。

    2023年03期 v.7;No.27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师说

  • 今天的教师如何面对职业生活中的德性困境——对话徐继存教授

    王有升;

    身为教师意味着要不断涵养自己的德性,追寻自身德性的圆满,但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却往往面临着深层的德性困境。坚持教学作为“为己之学”,从外在评价导向中解脱出来,重新反思教师职业生活中神圣性的定位与现实意义,找回教师的自我并重建教育教学的公共性,是破解当今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德性困境的几个基本方面,涵盖了教师职业精神、社群与自我的关系等,触及教师职业生活的核心。处理好自我与现实的关系,反思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师就能够直面内心深处的真实,并有望走出德性困境。

    2023年03期 v.7;No.27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教师成长

  •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现状、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刘霞;戴双翔;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由课程文化领导力、课程专业领导力、课程团队领导力、课程资源领导力构成。对G市2002位幼儿园园长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均衡;园长课程领导力在编制、最高学历、职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办园性质、不同评估等级、不同规模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存在显著差异;园长自主学习、参加专题培训、教师课程能力、课程自主权力、专家支持引领等均能显著预测园长课程领导力。基于此,应全面并均衡地提升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促进幼儿园园长的自主学习与持续发展,强化幼儿园外各种支持因素的协同作用,立足园本提高教师课程能力和专业素养。

    2023年03期 v.7;No.27 5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教师素养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使命及其角色扮演

    李宜江;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面临着教书部分功能的可替代性与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对人机互动的依赖与以人育人渐离、大数据分析的可比性与个体生命成长独特性冲突、促进学生发展手段的技术进步与引领生命价值冲突等方面带来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使命依然是教书育人,坚守促进和引领学生成长的职责。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需要扮演好四种角色:个性化学习的支持者,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者,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推动者,师生生命与灵魂的塑造者。

    2023年03期 v.7;No.27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如何拥抱“已来之未来”:ChatGPT的“入侵”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陆道坤;钱鹏雁;

    ChatGPT以学生的“学”为突破口,引发教师“教”的变化,进而对教师胜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并促使教师进行角色重塑。在ChatGPT推动学习模式重塑的背景下,教师应基于对学生高阶需求的关注,不断提高自己重新理解教学和推动教学改革的素养,成为创意教学者、情感教育和德育的实施者、ChatGPT的高水平驾驭者及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者。因此,教师应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扮演知识达人、知识生产者和知识学习规划师角色,成为学生高阶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激发者、合作者和支持者,为学生知识学习、思维发展和能力涵养的高阶化提供支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成长伙伴,助力学生快乐发展;成为德育创新者和监控者,高效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2023年03期 v.7;No.27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论教师的教学惰性

    吉标;王庆海;

    教学惰性是教师对职业角色的消极应对状态,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沉湎于原有的教学状态,不思进取、固守传统、拒绝尝新的一种负面情绪与退缩行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热情的退却、琐碎的日常教学生活、教学韧性的匮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教学惰性的生成。为此,教师有必要激发内在的进取心,反思并优化教学生活,培养教学韧性,从而有效地克服教学惰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幸福感。

    2023年03期 v.7;No.27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哈尔滨市典型中学的调查

    王云多;

    为深入了解教师个体专业素质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采用教师的教学年限、最高学历和专业知识代表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用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期末考试成绩代表学习成绩,对哈尔滨市典型中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考察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多名高专业素质教师教授的学生更有可能取得更高的学习成绩。基于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教师培养、资格认定和分配政策的改革及学校用人制度建设均有重要意义。

    2023年03期 v.7;No.27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角色丛理论视域下父亲型教师的角色困顿及纾解

    任凯;高明苏;常亚慧;

    父亲型教师在学校场域中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在家庭场域中担负着养育子女的家庭重任,学校教育与家庭养育的模式差异致使父亲型教师难以调和双重角色。以受社会关注度较低的作为父亲的小学男教师为研究对象,依据默顿的角色丛理论,通过质性访谈的方式,深描父亲型教师在扮演两种角色时呈现出的理想期待与行为模式,感受其在协调角色冲突时所身处的困境。研究发现,父亲角色与教师角色存在异质性与相似性,父亲型教师群体内部存在角色背离、角色模糊及角色过载等困境。因此,要建立纾解父亲型教师角色困境的机制:缓和角色冲突,理性进行自我角色调试;明确角色期待,逐步建立教师关怀机制;缓解角色压力,增强父亲型教师的获得感。

    2023年03期 v.7;No.27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中国教师史

  • 全面抗战时期后方中小学“师荒”问题述论

    张睦楚;

    全面抗战时期,受战争波及、后方各项建设勃兴及战前中小学师资培养与储备严重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后方省份一些中小学教员改业他就,导致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领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师荒”现象。在社会各界呼吁下,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采取和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与措施,如颁布有关中小学教员待遇的法规,逐步提高其薪给、生活补助与米谷等物质待遇;创立师范学院制度与师范专科学校制度,大力发展各级师范教育;开展“师范教育运动周”活动,提高师范生生活待遇,并鼓励他们延长服务年限;表彰奖励优良中小学教师。这些措施部分缓解了战时中小学“师荒”问题,但由于教育投入的不足、各地财力有限、各师范院校毕业生较少等因素的制约,“师荒”问题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023年03期 v.7;No.27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国际视野

  • 新西兰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理性审视

    牛慧丹;赵彬;

    基于对新西兰三十多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政策研究的分析发现,新西兰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引入教师绩效管理形成的监督文化损害了传统视域中的教师专业自主权;政府加强对教育领域的行政干预使教师专业发展受制于政策背后的权力博弈,压缩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话语空间。因此,新西兰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导致教师职业群体面临去专业化的困境。我国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时需要特别考量教师职业自身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嵌入性问题,相关学者应更为审慎地以批判性干预方法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研究。

    2023年03期 v.7;No.27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稿约

    <正>《教师发展研究》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教育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季刊,128页,每季末月20日出版。本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为高校、教科研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研究人员,搭建以多学科、多视角、多种研究方法探讨基础教育教师发展问题的高端学术平台。主要栏目有:师说、教师管理、教师成长、教师素养、中国教师史、国际视野、专题、学术评论、学术动态等。

    2023年03期 v.7;No.27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下载本期数据